走近毛泽东
我眼中的毛泽东
——专访毛主席女儿李讷新华社发布82张毛主席高清照片1913年,毛泽东。
1920年,上海,毛泽东在半淞园与新民学会部分会员合影。
1920年,北京,毛泽东与进步团体“辅社”在陶然亭合影。
1919年,长沙,毛泽东同母亲文氏、两个弟弟毛泽民、毛泽覃。
1919年,长沙,毛泽东与父亲毛贻昌(左二)、堂伯父毛福生(右二)和弟弟毛泽覃。
杨开慧和两个儿子。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被杀害。
1936年,陕北保安,毛泽东指挥红军。
1936年,陕西保安,毛泽东与朱德。
1937年,毛泽东。
1937年,延安,毛泽东、周恩来、博古。
1937年,延安,毛泽东和贺子珍。贺子珍是仅有的五名参加长征的女性。1928年毛泽东与贺子珍结婚。
1938年,延安,毛泽东会见梁漱溟。
1938年,延安,中共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成员合影。
1939年,毛泽东与林彪。
1940年,毛泽东阅读斯大林著作。
1941年,延安,毛泽东。
1944年,延安,毛泽东会见罗斯福的私人代表赫尔利
1944年,延安,毛泽东与江青。1938年两人结婚。
1944年,延安,中共宴请美军观察组。
1944年,延安。毛泽东与彭德怀二人,与美军事人员合影。
1945年,毛泽东在延安机场,舱门处正下飞机者为江青。
1945年,重庆谈判。
1945年,延安,正在拍照的毛泽东。
1945年,毛泽东,中共七大。
1945年,毛泽东,中共七大。
1946年,延安,毛泽东打乒乓球。
1947年,毛泽东和江青在转战陕北途中。
1949年夏,北京,毛泽东与朱德。
1949年,北京香山,毛泽东与毛岸英。
1949年,开国大典,城楼上的毛泽东。
1961年,毛泽东与金日成。吕厚民/摄
1961年,毛泽东查看世界地图。吕厚民/摄
1961年,毛泽东在庐山人工湖。吕厚民/摄
1961年,毛泽东在上海郊区。吕厚民/摄
1961年,毛泽东和女儿、女婿合影。吕厚民/摄
1961年,毛泽东在散步。吕厚民/摄
1962年,毛泽东与裘盛戎(左二)、石少华(左三)、谭富英(右二)、马长礼(右一)交谈。吕厚民/摄
1964年,北京,毛泽东与郭沫若交谈。
1965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翁乃强/摄
1966年,国庆,林彪之女在天安门向毛敬礼。
1966年,国庆,毛泽东和群众。段继文/摄
1966年,毛泽东、周恩来、林彪。
1966年,毛主席接见红卫兵。
1966年,毛主席接见红卫兵。陶铸(左一),康生(左二),周恩来(左三),毛泽东(左四),林彪(左五),刘少奇(左六)翁乃强/摄
1969年,中共九大。
1969年,中共九大。
1972年,江青。
1973年8月29日,毛泽东,中共十大。
1974年,毛泽东会见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夫人伊梅尔达。
1976年3月17日,毛泽东会见老挝党政代表团。
1976年,张春桥、王洪文、江、华国锋、毛远新、姚文元、陈锡联、汪东兴(从左至右)手挽手在毛泽东遗体前。
1976年,毛泽东逝世,民众到人民大会堂向毛泽东遗体告别。
毛主席纪念堂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生于韶山,逝于北京。图为1966年毛泽东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
杜修贤拍摄的毛泽东
(1970-1976)
顾保孜文 杜修贤摄影
编者按:杜修贤1944年参军进了八路军电影团,跟吴印咸学习摄影。1960年起担任周恩来的专职摄影师,1970年开始同时担任毛泽东专职摄影师,直至毛泽东逝世。
自从林彪在蒙古坠机,毛泽东的内心受到重创,整个人迅速地衰老。他脸色苍白、浮肿、说不清楚话、脾气怪异,更多的时候感到孤独、寂寞。然而,晚年毛泽东的外事活动依然繁忙,世界各地仰慕他的人来到中国拜访。他也乐于接见外国友人,经常跟他们讲:“我跟上帝有个约会”。
杜修贤1944年参军进了八路军电影团,跟吴印咸学习摄影。1960年起担任周恩来的专职摄影师,1970年开始同时担任毛泽东专职摄影师,直至毛泽东逝世。图为1970年夏天,毛泽东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与身边工作人员合影(后排中间穿军衣未戴帽者为杜修贤)。
1970年代,如同1960年代一样,每次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总是被记者的镜头包围。1970年开始,毛泽东开始对自己无处不在的“伟人”形象很反感,甚至不能忍受。为此,周恩来命人摘下了人民大会堂北门、南门和西门的毛泽东像,大会堂各厅的语录,大多数换成了国画。摄影/杜修贤
毛泽东晚年十分孤独,他与江青不和,同孩子不能自由往来,常常一个人枯坐度日。陪在他身边的都是工作人员,护士吴旭君、生活秘书张玉凤和理发师周福明陪他的时间最多。图为1970年8月,毛泽东与张玉凤(左一)、吴旭君(右二)、周福明(右一)在杭州汪庄合影。摄影/杜修贤
从上世纪70年代起,外国首脑大凡踏上中国的土地,都会有个急切要求:拜会毛泽东。毛泽东身体日衰,外宾求见的要求日盛。图为1970年,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前送别外宾。那时,毛泽东经常住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摄影/杜修贤
1970年8月23日,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人民剧院开幕。图为全会上,林彪手摇“红宝书”紧跟毛主席身后,这几乎就是“文革”时代的特定模式。此次会议由毛泽东主持,会上林彪的讲话翻来覆去的就是吹捧毛泽东,让毛泽东很不高兴。此次会议打倒了陈伯达。摄影/杜修贤
1972年1月初,毛泽东对周恩来和叶剑英说:“二月逆流经过时间的检验,根本没有这个事,请你们向陈毅同志传达一下。”1月6日,陈毅被癌症夺走了生命。图为1月10日下午,毛泽东穿睡衣参加陈毅追悼会。摄影/杜修贤
1972年1月10日,毛泽东抱病参加陈毅追悼会。他对陈毅夫人张茜说:“陈毅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好同志!”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当天下午,毛泽东就在自己的书房会见了尼克松夫妇及其随行人员。这是毛泽东重病脱险后的第九天,身体还没有康复,双脚肿得厉害。毛泽东乐观、自信,说“是历史把我们带到一起来了。”中为张玉凤。摄影/杜修贤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专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这是二战后踏上中国土地的第一位日本首相。27日,毛泽东在书房里会见了田中角荣。图为毛泽东赠送田中角荣线装宋版《楚辞集注》。摄影/杜修贤
1973年1月13日,毛泽东、周恩来会见扎伊尔总统蒙博托,宾主一同观看扎伊尔画册。摄影/杜修贤
1973年6月5日,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黎笋和越南民主共和国总理范文同。摄影/杜修贤
晚年的毛泽东,患有老年性白内障,眼睛非常怕光。为了解决摄影灯刺眼的问题,1973年3月,在江青的提议下,毛泽东书房正式安装了固定灯。毛泽东指示抬头看看几个陌生的灯具。很快又将实现转到手中的文件上。摄影/杜修贤
1973年7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美籍物理学家杨振宁。摄影/杜修贤
1974年5月29日,周恩来陪同马拉西亚总理拉扎克会见毛泽东,毛泽东告别最后一个客人后,回过头看见了周恩来。忧伤深深笼罩了书房。这是照相机留下的毛泽东与周恩来的最后一次握手。很快周恩来就住进了医院。中为唐闻生。摄影/杜修贤
晚年毛泽东无法拒绝来自世界各地的友好之手。图为1974年9月,毛泽东在武汉会见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夫人伊梅尔达和她的儿子。第二年,伊梅尔达再次来华,她文雅地将手背伸到毛泽东的面前,毛泽东从容地托起这只手,轻轻地吻了一下。摄影/杜修贤
毛泽东会见外宾的照片,都要给他亲自审阅后才允许新华社发稿。八十岁后,他对自己的苍老、病态是十分清楚的。1974年10月5日,邓小平陪同加蓬共和国总统邦戈到武汉会见毛泽东。毛泽东审阅照片后,提出以后不要再发自己和外宾站立的全身合影照片。摄影/杜修贤
1974年11月6日,毛泽东在长沙会见了来华访问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理威廉斯博士。摄影/杜修贤
1975年2月23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书房会见了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老朋友相会,格外高兴,他们以茶代酒,热烈地碰杯。此时毛泽东的身体状况与四年前会见尼克松那时相比,已经相差很远了。他几乎不能再走路,稍一活动,全身就会颤抖得厉害。
1975年8月27日,毛泽东会见柬埔寨首相宾努亲王。同年,宾努亲王在中国接受了白内障切除手术,主刀医生是北京中医研究院医生唐由之。摄影/杜修贤
毛泽东晚年疾病很多。1975年春天,毛泽东的眼睛基本失明。中央决定由北京中医研究院的大夫唐由之为毛泽东做手术。左眼手术取得成功,毛泽东又可以继续读书了。但毛泽东没有等到右眼手术的那一天。图为毛泽东在中南海与唐由之(左三)等医护人员合影。摄影/杜修贤
在毛泽东的同意和支持下,周恩来将邓小平从江西调回北京。图为1975年,毛泽东与邓小平以及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在中南海书房里一同合影。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幽默的人,他们才说了几句话,就开怀大笑。摄影/杜修贤
1976年1月21日、22日,由毛泽东提议,经中央政治局通过,确定华国锋为国务院代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图为1976年,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在一起。摄影/杜修贤
1976年5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书房接见巴基斯坦总理布托。这是他最后一次接见外宾,也是他生前留下的最后瞬间。华国锋陪同在座。由于毛泽东的状态极差,会谈仅仅持续十分钟的时间。客人告辞,毛泽东已根本无法站立,只能将手远远地伸向布托,表示他的告别。摄影/杜修贤
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图为1976年9月11日至17日,各界群众在人民大会堂吊唁人民领袖毛泽东。摄影/杜修贤
毛泽东生前会见外宾与读书的游泳池书房,这座沙发陪伴他到生命最后一刻。斯人已逝,人去位空。199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将中南海保存的6400件毛泽东遗物移交韶山。摄影/杜修贤
本辑图片选自《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来源:新影、新浪网、现代摄影网、腾讯视频
推荐阅读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荒友家园网站 |